学院简介 |
学院架构 |
学院领导 |
国际商务专业定位于“省内一流,国内知名”,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,围绕新质生产力以及现代产业服务体系发展的需求,对标国际商务领域核心岗位职责,着力培养学生运营管理能力、方案设计与项目管理能力、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和自主学习及适应社会能力四大核心能力。本专业设置跨境电商和海外项目管理两个方向,培养系统掌握国际商务基本理论、知识和相关技能,熟悉国际商务领域里的国际通行惯例与规则,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、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、社会适应能力、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秉承“两化融合、三业协同”的特色,坚持基于OBE(Outcomes-based Education)人才培养理念以及产教“五融合”为特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,通过全面推行“理、实、虚、真”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,强化应用型国际商务人才培养,为四川乃至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涉外商务人才支撑。
国际商务专业特色鲜明:一是构建“政产学研用”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动态优化机制,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全球经贸发展的精准对接。成立由政府部门、跨国企业、行业协会及学术专家组成的国际商务专业建设委员会,定期开展OBE(成果导向教育)研讨会,对标“国际经贸规则、行业发展趋势、跨国企业用人标准”,以培养“具备全球视野与跨文化商务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”为目标,按照“国际需求调研-核心能力建模-课程体系重构-持续反馈改进”流程,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年度迭代,推动专业建设与全球商务实践的“五协同”(即学科交叉协同、校企资源协同、中外教育协同、理论与实践协同、就业与发展协同);二是创新“双轮驱动、四维提升”的国际化能力培养模式,实现“知行合一”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。构建“理论教学+实战演练”双轮驱动的教学体系,依托“基础素养-专业能力-跨文化实践-创新拓展”四维能力提升路径,通过案例教学、跨国企业仿真项目、国际商务谈判沙盘等多元化教学手段,形成“课堂学知识、企业练技能、国际拓视野”的递进式培养闭环;三是构建“赛教融合、三级联动”的实践教学体系。通过积极参与全国高校国际商务精英挑战赛等国家级赛事,搭建覆盖“跨境电商运营、国际投资分析、全球品牌策划”等领域的学科竞赛人才培养体系。建立“校级选拔-省级比赛-全国赛事”三级竞赛机制,形成“基础认知-综合应用-战略创新”的纵向能力进阶链条,实现“课程内容与竞赛项目贯通、教学场景与真实商战贯通、职业能力与国际认证贯通”的横向融合,系统培养学生国际商务数据分析、跨文化沟通与全球战略思维等核心竞争力。
国际商务专业建设成效:一是教改成果突出,从2019年至今,本专业共取得省级教学成果一、二、三等奖各1项,1人获评四川省专业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,省部级教改论文5篇,省级教学竞赛二等奖1项、三等奖3项,省级一流课程4项;二是学科竞赛成果丰硕。近三年取得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34项,省级奖项250项,创新创业大赛奖项66项充分验证了课赛结合模式的优越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