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同学:
本学期教学工作即将结束,按照学校校历,现将全校寒假时间及有关工作安排通知如下:
放假时间
一、寒假时间自 2021 年 1 月 23 日(星期六)开始,在校学生完成学业、考试结束后即可向辅导员提交申请离校。
二、2021 年 2 月 27 日(星期六)、2 月 28 日(星期日) 两天为学生新学期开学报到注册时间。各班清点人数,办理注册手续,召开班会,组织清扫室内外清洁卫生,并认真做好新学期上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,3 月 1 日(星期一)正式行课。
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和上级有关要求,以上安排如有变动,学校将另行通知。
假期安全注意事项
一、防疫安全
(一)严格控制出行
1.实际居住地为非中高风险地区的在校学生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业、考试结束后即可申请离校,离校之后原则上不得返校。强化“学校、路途、家庭”防控链条管理,确保离校学生底数清、返家行程可追踪、家校协同有反馈。
2.实际居住地在中高风险地区的在校学生暂不得返家,须留校住宿至当地疫情解除或当地允许返回时。留校生要建立信息台账、完备留校手续,按照“非必要不出校” 的原则,尽量在校内学习、生活。
3.已在中高风险地区居住的学生要按照当地政策要求做好个人防护,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和管控规定,未经批准不得返校。
4.按照“非必要不外出”的原则,在假期中应减少不必要的外出,非必要不跨省旅行,倡导在川度过假期,确需跨省出行的要提前向辅导员报告,经审批后方可出行。
5.学生不得到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和国(境)外。有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、接触史的,要及时向学校和居住地社区(村)报告,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进行隔离和核酸检测,未经允许不得返校。来自中高风险地区入(返)川人员,要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和至少2次核酸检测; 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省市区(直辖市为区)旅居史人员,须持有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才可入(返)川。
(二)严格健康监测
6.学生要严格落实“日报告”、“零报告”制度,坚持每日填报健康状况和行程信息。各辅导员跟踪掌握学生健康状况和行程动向,对健康、行程异常的情况进行核实、确认。
(三)严控聚集活动
7.寒假期间,尽量避免扎堆聚集,不参与大规模聚集性文体、聚会聚餐活动,家庭私人聚会不超过10人。校园内不召开、不举办、不组织大规模聚集性活动(包括培训、会议、慰问、联欢等)。除经审批允许留校的学生外,其他学生原则上不留校居住。
(四)做好宣传教育
8.各部门(单位)要教育引导师生员工做好个人防护,养成“戴口罩、常通风、勤洗手、一米线、不握手、用公筷” 的行为习惯,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。不随意丢弃废弃口罩,不购买来源不明的冷冻食品,不从中高风险地区和国(境)外购买物品,接收快递包裹、在家清洗冷链食品时,佩戴一次性手套,打开货物前用酒精对其包装进行消毒,食用冷冻冰鲜食品时要烧熟煮透。
9.及时关注权威疫情信息发布,做到不造谣、不信谣、不传谣,共同营造科学防治、理性应对的社会氛围。
(五)及时报告信息
10.个人如出现发热、干咳、乏力等可疑症状,应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,并进行核酸检测,第一时间向向辅导员报告。
二、交通安全
1.自觉遵守交通规则,不随意横穿马路。
2.遵守公共秩序,排队等车,上下车时不拥挤。
3.文明乘车,乘车主动让座,不在车厢内大声喧哗。
三、增强假期兼职防范意识
1.防止歪中介诈骗
2.确认用工单位的合法性
3.不轻易交纳任何押金
4.防止陷入传销陷阱
5.不抵押任何证件
6.不到娱乐场所工作
7.不做高危工作
8.要签订劳务协议
9.要征得家长同意
四、网络诈骗安全
1.不轻易相信陌生人。不把自己的个人信息和家庭联系方式轻易示人,不将自己的手机、身份证、学生证、校园卡、银行卡等重要物品借给他人使用或交于他人保管。
2.不填写各种来历不明的表格。
3.防止银行卡诈骗、网上诈骗、电话诈骗,不相信未经核实的退学费、中奖、捐助等信息、电话。
4.不单独与陌生人外出。
5.社会实践、勤工俭学、实习、求职等不到学习和工作场所之外的地点赴约、面试、就餐,保持通讯畅通。
6.拒绝网贷。
五、树立防盗防诈骗意识
1.提高警惕,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。
2.妥善保管好自己的钱物,绝不能留过多现金在身上,及时缴纳学杂费等。
3.不单独赴约,更不要到陌生和偏僻的地方赴约,不给罪犯可乘之机。
六、其他方面的安全
1.远离毒品及新型毒品。
2.远离燃易爆物品和有腐蚀性的化学物品。
3.不拉帮结伙,不酗酒闹事,不打架斗殴。
祝全院同学及老师寒假平安、春节愉快!
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办公室
2021年1月15日